基于双向干涉多域相关识别的海缆危害监测技术Submarine cable hazard monitoring technology based on bidirectional interference multi domain correlation identification
袁臻东;罗钦发;李云;李康;李威;
摘要(Abstract):
海底光缆敷设投资巨大,而近海区域人为导致的断缆故障频发。目前的技术手段只能在海缆被破坏后进行断点定位,而无法对海缆潜在危害事件进行实时监测、提前预警和事件定位。提出了一种双向干涉多域相关识别技术,通过海缆中已有光纤构建对外部安全侵害事件敏感的传感系统,对无事件发生、敲击光纤和拉拽光纤这3类事件进行了实验与分析。实验结果表明:该技术可有效预防海缆灾害,提高重要海缆的安全性和生存性。
关键词(KeyWords): 海底光缆;实时监测;光纤传感;双向干涉;海缆防护
基金项目(Foundation):
作者(Authors): 袁臻东;罗钦发;李云;李康;李威;
DOI: 10.13921/j.cnki.issn1002-5561.2022.05.019
参考文献(References):
- [1]张东.浅析海底光缆的基础知识和结构[J].基层建设,2018(17):10-15.
- [2]仇胜美.海底光缆故障判定及测试方法[J].海洋工程,2005(3):21-23.
- [3]国家海洋局杭州海洋工程勘测设计研究中心.亚欧海底光缆上海段路由调查报告[R].杭州:杭州海洋工程勘测设计研究中心,1999.
- [4]陈宇俊,解江,张泽,等.海底光缆环境影响因素综述[J].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,2018(S1):17-19.
- [5]叶银灿.海底光缆工程发展20年[J].海洋学研究,2006(3):32-36.
- [6]陈小玲,叶银灿,李冬.东海国际海底光缆故障原因分析研究[J].海洋工程,2009(4):6-10.
文章评论(Comment):
|
||||||||||||||||||
|